当前位置:
机构编制管理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作用
时 间: 2015-12-16        来 源: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网站
    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机构编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应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旋律开展工作,尤其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方面提供保障作用。

  一、机构编制管理应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机构编制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行为具有法律效应。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主要是履行对国家这部机器中各类机构及编制管理和监督职责。从宏观来说,国家政权好比是一部大机器,而各类机构又好比是国家这部机器的组成部件,要保证这部大机器的正常运行,就需要从微观上加以对各个部件进行管理和精心维护。因此,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就相当于是国家这部机器的维修工,只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作用。否则,就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机构编制管理到位,难以保证国家这部大机器的各个部件正常运行,势必会影响社会事务的管理效果,甚至妨碍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机构编制管理应注重调研创新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哪一个地区或集体,乃至每个人要是没有创新精神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机构编制也是如此,随着形势的发展,其管理工作也必须要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否则就不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不可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保障作用。而要增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强创新意识,不仅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增强创新观念产生动力。而且要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体现创新行动,就是要结合工作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这是因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到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机构,更多的是各类事业单位,如果不注重调研,仅靠平时的资料台帐来实施机构管理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和各单位的机构及编制运行的实际情况,更难以发现机构职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不可能采取相应对策。因此,调查研究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只有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和掌握各类机构运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明确发展思路,有的放矢地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三、机构编制管理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社会结构都有了较大变化,当然对社会事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尤其在经济体制、利益调整等发生深刻变化的转型期间,机构编制部门就更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既要从巩固政权建设出发,又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总结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问题及原因,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适时调整或整合不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机构及职能,以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构保障作用。

  四,机构编制管理应适时调整保障重点

  管理是动态的活动,就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就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来说,虽然中央和国务院以及中编制办下发了机构编制法规文件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规文件,但是,在实施管理工作中,需要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思维方式,尤其当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之后,更要超前思考问题,明确调整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保障重点。目前,应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服务的主要内容,着力调整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机构及职能。比如在保增长方面,可按照国家大部制的要求,在即将组织实施的政府机构改革时,可着重把职能相近的经济部门进行合并,减少没必要的部门壁垒和相互扯皮现象,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又如: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可优先保障科技进步、义务教育、文化宣传、卫生防疫和其它公益服务等机构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服务;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可适度放宽执法部门的编制,保证有专门机构、人员来从事群众的维权工作,及时调处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机构保障。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牛东朱颖供稿)